close
在大學的最後一年

我選了一堂很神奇的課 它的名字叫做 "家庭與個人成長"

是由柯志恩老師所教授的

這堂課從家庭成長的過程來切入一個人的心理

分析出成長的每個階段所應注意的事項及其影響的層面

而老師在課堂上也提出了許多臨床上的見解

以及自己有趣的過往回憶

說真的 每堂課都非常充實

我很慶幸 能在大學的最後一學期修到他的課

為了讓更多人也能像我一樣受用無窮

下面 我來分享一下 一些在這堂課學到的一些重點:


1. 艾氏(Erikson)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
基本信賴與基本不信賴0-1.5
(與養育者之間的關愛信賴關係中建立,否將不信賴)。
自動與羞疑1.5-3 (生理技能之發展若不順利將產生羞疑)(狂飆)。
創發與罪疚3-6 (創發時期,若處於過度權威管教會導致罪疚感)。
勤奮與自卑6-12 (兒童需學會新知能,否則有自卑感)。
自我統整與角色混淆10-18
(青少年需在職業、性別、宗教等方面獲得成就肯定,否則將陷入混亂)
(狂飄)。
親密與孤獨 成年早期 (虛發展友愛親密關係,否則將受孤獨感所苦)。
奮發有為或停滯頹廢 成年中期 (產生利他態度,若無法貫徹將失望)。
自我榮耀和失望 成年後期(對自我接納感與滿足感的累積,否則對人生失望)。

2. 家庭是一個社會系統
家庭成員間具有直接影響、間接影響或第三者影響。
家庭是個具發展性的系統,有改變性,可因其中一人的轉變而有新的氣象。
家庭是個崁入式系統
家庭是個變遷世界中的動態系統(單身增加,離婚率增加,婚姻延後,單親增)

3.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往往暗示著缺乏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沒有經歷傷心。一旦一個孩子開始脫離母親,就必須經歷悲傷的過程,然後變得獨立,最後才能重回母親身邊。(安全依附)(抗拒型依附、逃避型,錯亂型)

重新面對連繫與分離的衝突,每次都有不同的情況,這也就成了基本衝突的一種形式。

分離焦慮的強烈反應表示和正要離去的人之間存在著共生的關係,連結越強,分離就越痛苦。

一個人對分離的反應強烈到攸關生死,或沒對方就活不下去,這顯示他是以一歲嬰兒般早期的幼兒情緒在作反應。




4. 社會依附
嬰兒與照顧者之間所建立的感情連結,英國精神病學家包爾比少先運用這個名詞說明個人與其親密伴女間的強烈情感連繫。

依附界定為嬰兒對於特定人物強烈的感情連結,它具有區別性與特殊性,不管何時何地相互依附的兩人內心感情都是連結著的,不但經常表現互動,且有尋求親近對方的傾向。

社會依附行為在嬰兒時期特別明顯,每個人所建立的各種親密關係都具有共同特徵,亦尋求親密,這和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極為相似。

安全依附型
不安全依附型
A. 抗拒型-母親走了很久,再回來,孩子討厭之。
B. 逃避型-母親走了很久,再回來,孩子不理之。
C. 錯亂型-母親走了很久,再回來,孩子相當不安,時哭時笑。

5. 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
嬰幼兒和照顧者所形成的依附關係,會演繹為內化的運作模式,為孩子用以知覺和解釋人際的世界,指導人際的行為,預期行為,以及建構行動的目的和計畫。

內化的運作模是含有強烈的情感內涵,反射出人格組織的差異。

一個人幼年的依附經驗,影響其將來的人格發展。

缺乏母愛與社會剝奪的時間長短會造成不利影響。

6. 三種教養方式與結果
民主威信(高度自我肯定)、獨斷專權(缺乏原創力,配合度高)、寬容溺愛(自治力低,公主病)

7. 解決衝突的方法(三原則)
a. 爭執時盡量以[我]為開頭的語句,若用[你]開頭通常會有訓斥感,且讓對方更認定自己的自我中心主義,或是其他誤解而轉移焦點。
b. 內在對話的重要性,三思而後言行。
c. 同理心,角色對換。

8. 家庭系統的代罪羔羊
藉由選擇自我墮落或挨打來保護其特定家庭成員。

9. 共依附co dependency之定義
個人允許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同時本身也控制那人的行為。
傾向由外在偏見來評價自我價值,自我感的喪失,較高控制需求,較少情緒表達,屬於不良的情緒、心理及行為狀態。

10. 系統觀點
由原生家庭所產生的基本機制,融合關係與個體化之間被焦慮束縛。互補的關係形態近似於共依附之概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ISHIN BOY 的頭像
    WAISHIN BOY

    WAISHIN BLOG

    WAISHIN 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