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前些時候看到新聞報導,大陸許多高官都流行背唐詩宋詞或文學名句,以便在公開場合時溜上幾口,而老大哥則更厲害,在記者建構出的舞台上,用余光中的「鄉愁」試圖「以台撫台」,「…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文學,被當成了一種工具,情感,被政治所汙染。

或許,作品在被創作完成後就失去了生命,它所能做的就是被定義、被運用,可是作品的本意也是一個想運用它的人必須尊重的。鄉愁為何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呢?在一次次的拆解後,我們才能試圖去拼湊出一首詩的美妙之處,如果被當成了一瓶成分是文學氣質的香水,變成被斷章取義的庸人俗語,那是多麼可悲的事情阿!

但還是別聊政治,來談談自己的學習經驗好了。
我們花了錢和時間聽一位有專業知識的人站在講台,聽了一兩個小時,抄了三四頁筆記,背了五六題必考,若完全不去試著理解,為何會計的「借貸」要平衡?經濟的需求怎麼會變成一條曲線?行銷為何被列出「4P」?不試圖去創造問題以構成更完整的理解,這些東西將會隨著淡水河流到你記憶最深最深的某個角落上,一個極難開啟的櫃子裡,而這還是夠幸運的情況。
[只有試圖去分析問題背後的問題,才能產生深根式的學習。]引自<問題背後的問題>一書

在進入大學的第一年,真的很慶幸,遇到了教會計學的張城隆教授,「將新學到的事物與已知的知識做比對,以自身的觀念去結合,才是吸收,才是做學問」,「在學習上,不能一味的發問,而是需先自我檢視問題的根本,篩出know and unknow,並以自我解答為第一原則,然後再請教懂的人。」

張老師這些教學內容看似與會計無關,但實際上卻是環環相扣,相互呼應。因此,每當我課後走在回家的路上,總讓我不禁細細咀嚼與思索,反覆之間,彷彿替我擦拭了伏滿塵垢的心。這樣的認知,讓我在課堂上,開始會用細微的角度去感受老師的指導,對我而言,每堂課都是一場探險,努力去搜尋終身受用的寶藏。

子曰:「一以貫之」,其中的奧義就是理解。而那種感覺就如同牙齒將食物咬碎,胃把碎塊溶解,然後我們透過腸器官充分吸收,化做人類行動與思考的能量,學習可不能狼吞虎嚥,因為那將讓我們在考試後拉到空空如也!

理解並非型而上的。其基本具體方法就是要做到抄、背和素讀,抄下老師上課花很多時間解釋的東西,而且並非局限於單一課堂,也可能是不同課堂所累積下來的公式,抄筆記還能讓我們不需要去儲備多餘的睡眠,熟背是讓我們在自我檢視時能浮現出來與新事物做比對然後結合,素讀(重覆念誦)則是讓人專注於眼前的課本或板書。

根據<讀書的方法>的作者,日本學習大師-外山滋比古的說法,吸收課堂或理論中的知識是一種β式學習(吸收大腦從未接觸的知識),是在幫我們擴充大腦的學習空間,增加α式學習(吸收大腦能自行解釋的知識)的理解範圍。所以,上課睡覺下課閒聊,考前影印筆記、必考題的人,將很難擁有「一以貫之」的能力,因為他們的學習,嚴格來說只是較有格調的消磨時間罷了!

我很喜歡那本書的末語,「閱讀是隱蔽地、極具創造性的活動」,其實,理解這個動作本身也是如此。別試圖表現出不存在的存在,而會追求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ISHIN B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